联系我们

乐动LDSPORTS体育全站官网链接

  • 手机:013588666981

  • 电话:0579-82277358

  • 电话:0579-82823019

  • 传真:0579-82823019

  • 网址:www.zhilongsuliao.com

  • 邮箱:zhengbang99@163.com

  • 地址:浙江省金华市秋滨工业城美和路1189号

  • 邮编:321000

ld乐动体育链接

: 首页 > ld乐动体育链接 > 卧螺离心机

战争正式打响!全球芯片巨头台积电一边拿 520 亿美补贴一边遭稀土卡脖

战争正式打响!全球芯片巨头台积电一边拿 520 亿美补贴一边遭稀土卡脖

类别:

详细信息


  关注两岸新闻的人一定知道,近两年台湾与内地的贸易长期处于拉锯阶段,一边是大陆送给台湾的红利,而另一边却是台湾当局变着花样设门槛。

  直到两年前,中国商务部才下定决心,直接启动对台贸易壁垒检查,而外媒见此也是忍不住感慨,台积电插翅难逃了。

  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基石,那家名为台积电的巨头企业,如今正站在一个风暴骤起的十字路口,它不再仅仅是技术的巅峰王者,更像是一个被卷入地理政治学漩涡的棋子,每一个动作都让全球科学技术圈为之屏息。

  一种被称为“三重困境”的枷锁,正从四面八方牢牢地锁住它,这一切,从中国大陆方面的一系列动作开始,变得再清晰不过。

  2023年12月15日,大陆商务部一锤定音,正式认定台湾单方面对大陆构筑了贸易壁垒,紧接着,今年10月9日,一纸公告将稀土出口管制再次升级,剑锋所指,不言而喻,大戏,已然开场。

  台积电如今的处境,说白了就是“风箱里的老鼠”,两头受气,这股压力,来自大洋两岸,同步施加,却又目标完全相悖。

  一边是美国伸出的“橄榄枝”,另一边是大陆挥出的“组合拳”,在这种双向夹击之下,台积电几乎丧失了腾挪闪躲的空间,战略自主性成了一句空话。

  先看美国这边,玩的根本不是什么无偿援助,而是一套“控制性”的扶持,那笔高达520亿美元的芯片法案补贴,听起来诱人,但就像一个金丝打造的笼子,想拿钱,可以,但条件是你不能在中国大陆扩张先进产能,红线%那里。

  这还没完,美国政府的手甚至直接伸进了台积电的日常运营里,它在南京的工厂,想采购点设备,都得眼巴巴地等着美国审批,一来一回,周期凭空多了三个月,这哪里是商业合作,分明就是变相的监管,更别提,那悬在头顶高达100%的潜在关税,更是逼着台积电不得不把产业链往美国本土搬的最后通牒。

  再看大陆那头,反制来得同样凌厉,而且是“精准”打击,一切始于那场针对2455项台湾进口产品的贸易壁垒调查,随后层层加码,直至中止ECFA项下134个税目的关税减让。

  这些动作,一步步地在削弱台湾相关产业过去赖以为生的政策红利,尤其是石化产业,感受到的寒意最为刺骨,而真正让台积电感到切肤之痛的,是对稀土的出口管制。

  大陆这次把銪、鉺、銩这些听起来都拗口的中重稀土元素也加入了管制清单,要知道,这些可不是普通的土疙瘩,它们是制造EUV光刻机镜片等尖端设备时不可或缺的关键耗材,台湾本土的稀土库存,据估计连一个月都撑不过去。

  通过拿捏这些产业链最上游的命脉,大陆等于直接扼住了台积电的咽喉,过去一周就能走完的出口审批流程,现在被硬生生拖到一个多月,这种巨大的不确定性,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。

  面对这种两难境地,台积电选择了它认为最“安全”的路,出走,然而,这场被迫进行的全球化布局,尤其是远赴美国建厂的豪赌,非但没能让它高枕无忧,反而使其赖以生存的核心优势正在被快速稀释,同时还背上了沉重的经济与运营枷,这笔买卖,怎么算都像是赔本赚吆告。

  我们先来算一笔经济账,台积电规划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总投资,已经滚雪球般地飙升到了1650亿美元,这可比当初的设想多太多了,钱花出去了,但现实却很骨感。

  美国工厂面临着一系列棘手的难题,劳动力成本比台湾高出三成,生产效率却低了一成,更要命的是,厂区的电力供应都不稳定,覆盖率居然只有70%。

  即便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,亚利桑那工厂在亏损了整整四年之后,终于在今年上半年挤出了一点微薄的利润,45.2亿新台币,但这点钱,跟那天文数字般的总投资和它在台湾本土的强大盈利能力相比,简直是九牛一毛。

  与此同时,它在南京的工厂也没闲着,维护成本也因为各种限制应声上涨了15%,里外里,都是亏,比财务亏损更可怕的,是核心竞争力的流失,台积电之所以能称霸全球,靠的就是在台湾本土形成的那个高效、紧密的产业链集群。

  一旦出走,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便荡然无存,技术外流的风险更是急剧攀升,岛内民众对此心知肚明,高达88.4%的人明确反对台积电把核心技术往美国送,很多人都看出来了,美国拉拢台积电,很大程度上就为了偷师学艺,扶持自家的英特尔迎头赶上。

  不久前爆出的2纳米技术泄密事件,更是敲响了警钟,暴露了其在跨国管理扩张下的内部控制已是漏洞百出,商场如战场,你退一步,就有人进一步。

  台积电陷入的战略困境,恰恰为全世界内的竞争对手,尤其是中国大陆和美国本土的芯片企业,打开了一个千载难逢的“机遇窗口”,一场围绕着芯片版图的重构大戏,正在加速上演,台积电此刻,就像那只专注于捕蝉的螳螂,丝毫没察觉到身后虎视眈眈的黄雀。

  大陆本土厂商的替代浪潮来势汹汹,当初台积电应美国要求,限制对大陆部分IC设计企业出货14/16纳米以下的产品,以为能卡住对方的脖子,没想到,这个举动反而像打开了闸门,把大把的订单亲手推给了中芯国际等本土代工厂。

  此消彼长之下,中芯国际迎来了爆发式增长,不仅7纳米工艺的良率据称已飙升至85%,营收预计也将增长30%,其14纳米产能在全球的占比更是达到了8%,一个有效的替代选择正在成型。

  更深层次的变化在于,大陆内部的供应链闭环正在加速形成,华为的麒麟芯片自给率已达到了惊人的90%,手机年出货量也强势回升至1亿部。长江存储在NAND闪存市场的份额也拿下了15%,这一切都指向一个趋势,大陆整体的半导体自给率,正朝着40%的目标稳步迈进。

  而在大洋彼岸,台积电的“盟友”美国,也正扮演着“黄雀”的角色,华盛顿扶持台积电的真实意图,从来都不是单纯的产业合作,而是为英特尔这样的本土巨头争取宝贵的时间和技术。

  根据预测,英特尔的市场占有率今年就有望从10%提升至15%,而美国的终极目标,是借助台积电的投资和技术转移,到2032年,将本土芯片制造的份额一举提升到28%。说白了,台积电正在用自己的血肉,为竞争对手铺路。

  过去,它试图凭借无与伦比的技术实力和雄厚的资本,在地理政治学的惊涛骇浪中左右逢源,但如今看来,这条路已经走到了尽头,过度向单一政治力量倾斜的后果是灾难性的,这不仅让它的核心优势加速瓦解,更是在亲手为自己培育一个个强大的竞争对手。

  未来的出路究竟在哪里,答案或许并不复杂,却也异常艰难,台积电必须在技术中立和商业理性之间,重新找到那个失去的平衡点,竭力避免彻底沦为地理政治学博弈中的一颗棋子。

  如果继续沿着当前的路径滑下去,其全球领导者的地位被不可逆转地削弱,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,而长期依赖半导体创造贸易顺差的台湾经济,也将因此面临难以估量的巨大风险。

  说到底,能够决定一个企业长远未来的,终究是市场的规律与技术的法则,而不是短视的政治选边站队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